2019年10月16日晚,亚星游戏yaxing221“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第30期在雁山校区文三区模拟法庭举行。本期的讲座嘉宾是彭文斌教授,讲座的主题是“从大瑶山到鸡足山——费孝通的边地之旅”,讲座由我院覃琮副教授主持,我院部分老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教育学部等其它院系的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彭文斌是旅居加拿大的著名人类学家,曾任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类学中心执行主任,现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席教授、“中缅通道暨环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是美国亚洲研究会资深会员、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彭文斌师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著名藏学家劳伦斯-爱博斯坦教授(Prof. Lawrence Epstein)和著名彝学专家斯蒂凡-郝瑞教授(Prof. Stevan Harrell),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西南知识思想史、族群研究、康藏研究、旅游人类学、灾难人类学、饮食人类学、人类学的跨境研究等领域,在相关领域出版著述和论文多篇,并长期担任《西南民大学报》、《青海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思想战线》、《云师大学报》和《民族学刊》等民族学类刊物的栏目主持或编委负责人。
讲座伊始,覃琮老师简单介绍了费孝通先生在广西金秀大瑶山进行瑶族调查以及抗战期间在云南进行边地调查和研究的背景。随后,彭文斌教授开宗明义,提出我们学习、研究和继承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需要认识不一样的费孝通,展现不同面相的费孝通。这其中,费孝通先生在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期间所写的游记、通讯等都是重要的研究材料。讲座过程中,彭文斌教授首先对“旅行”的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指出文人之行,是行天下、播文化,承载传统,山水之间,追寻自然,观乎人文,行不仅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也作为传道、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对人类学家来说,旅行不仅是身体和经验的位移,是空间的错置与旅行者经验的获得,而且延伸到文化、物的流动性和观念的翻译与流通等诸多问题。因而,田野工作、民族志之外的游记同样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彭文斌教授比较详细地解读了费孝通先生的大瑶山行记《桂行通讯》,以及1943年在云南写成的发表的《鸡足朝山记》(7篇),并将后者与潘光旦的《苍洱鸡足行程日记》和罗常培的《苍洱之间》的比较进行分析,指出从这里可以发现费孝通先生可爱又可敬的一面:“懒游”与“乡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费孝通的刻版印象。但是,无论是《桂行通讯》还是《鸡足朝山记》,都是对乡土中国的表述,只不过是不同于严肃的学术话语的另类表达。通过彭文斌教授对费孝通先生生平趣事的生动讲述,使人们不仅能深刻地理解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考和社会关怀,又可以从《鸡足朝山记》这样的度假、休闲文本中管窥其人生哲学的心路历程。
彭文斌教授的讲座层层递进,资料丰富,信手拈来,使用一个个伏笔进入主题,引导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产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讲座结束之后的互动环节,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彭文斌教授热情耐心地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并表示在场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他为此感到很高兴!
本期讲座主题新颖,内容充实,学术与趣味融为一体,现场气氛活跃,掌声经久不绝。
彭文斌教授
讲座现场
彭文斌教授与我院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