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做客我院领雁公共管理论坛第22期讲演嘉宾。张教授以“40年我国反贫困政策变化的社会学思考”为主题,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肖富群教授主持,我院蔡慧玲、李昌阳、陈泉、段文星等教师及学院全体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共计200多人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文宏教授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是教育部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组织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讲座伊始,张教授首先比较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现在讨论的大多为绝对贫困问题,低于贫困线是绝对贫困的标准,相对贫困则没有绝对标准,一般认为是低于全国平均收入的50%。我国贫困线的标准经历了1978年、2008年以及2010年三个阶段。相对来说,相对贫困问题比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更具难度。张教授还介绍了贫困的相关理论:贫困文化论认为贫困文化塑造了“穷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差异。批评者指出,该理论中的“穷人”具有边缘感、无助感、冲动、缺乏克制等观点是对贫困群体的一种歧视。贫困(社会)环境论认为“穷人”的价值观受家庭、社区、群体的影响较大。贫困结构论则认为贫困群体受到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权威结构等结构性因素影响,造成贫穷的原因非“穷人”本身。此外,张教授还针对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及扶贫政策,讲解了贫困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当前我国最贫困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很大程度上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影响。
接着,张教授梳理了改革以来我国扶贫政策变化的历程:第一阶段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该阶段致力于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问题。第二阶段为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第三阶段是脱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该阶段发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第四阶段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通过实施该纲要,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贫困发生率逐步下降。第五阶段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是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紧接着,张教授分享了改革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据权威统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37年间(1978-2015)总共减少了7.1亿。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探索出“三轮驱动”的扶贫模式,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针对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张教授认为绝对贫困治理会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聚焦农村的绝对贫困治理向城乡协调的绝对与相对贫困治理治理转变。同时,张教授亦分享了他关于后脱贫时代下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防止脱贫群体返贫政策,以及哪些特殊群体应该受到特殊的关注等问题的思考。
讲座尾声,张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师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就自己存有疑惑的地方向张教授请教。张教授与师生们一一交流,细致耐心地做出了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对40年来我国反贫困政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结合社会民生与学术创作、提高知行合一能力有了新的思考。
(通讯员:何云、赖征世)
张文宏教授线上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