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改科研  学术动态

政管学院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第35期暨第二届博洽论坛第六期学术沙龙开讲

发布者:文佳慧发布时间:2021-05-22浏览次数:360

2021年5月20日,政管学院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第35期)暨第二届博洽论坛之学术沙龙(第06期)在育才校区校友之家红豆小馆开讲。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学的研究转向》,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马成俊教授受邀作为沙龙嘉宾,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覃琮副教授主持,政管学院、文学院以及其它学院的部分老师、博士研究生共计二十余名参加了活动。

开场白,覃琮副教授首先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战略背景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今后民族工作的主导方针背景下,民族学等相关学科必然会迎来大发展,同时也需要重新审视过往的研究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民族学界的共同努力。

马成俊教授认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把握中国多民族关系格局,首推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国内民族格局的理论,过去的民族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等,以呈现一个民族或区域社会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见长。当前,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民族学理应顺应时代需要,从强调差异性、多样性走向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的共性的研究,从民族关系格局的多元走向一体的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结构性张力,凸显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去对民族关系的研究,多以民族走廊为研究基准点,来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今后需要放眼于更加广阔的国际民族通道,加强对跨境民族的研究,特别是海外民族志的扎实深入研究,同时注意好研究分寸、概念提出和成果转化,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个互利共赢的“五通”提供历史依据与政策参考。民族学研究的这个转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民族学界的普遍共识,从事民族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师生一定要注意到这个转向。

马成俊教授介绍了自己对西北撒拉族的研究,分享了不少研究的心得体会。覃琮副教授以自己近年来在都安、大化、巴马等布努瑶聚居地的田野调查经历,指出自己近年来开展对布努瑶的《密洛陀》史诗调查,以前多注意、留意它的独特性,但是,随着调研的深入,发现尽管《密洛陀》史诗表现出较为浓厚的民族性,信仰自成体系,别的民族、外来宗教包括像道教这样在中国民间具有深度影响力的宗教,对它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但是,史诗却表达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创世母亲、中华各民族一母所生、同根同源、中华各民族平等相待、互帮互助的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其实是瑶族与其它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就是共性,也是它的重要价值所在,而这一点将是今后自己重要的研究方向。

沙龙上,众多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思想。冯智明教授分享了自己对南岭走廊的瑶族的研究,谈到了瑶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赵锦山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中越边境做的关于涉越婚姻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必须提升他们的登记率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些特殊婚姻类型人群的各种权益,社会工作的介入将是很重要的内容,也必将有助于边境安全稳定。何乃柱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开展情况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在桂的少数民族学生的问题。马成俊教授认为应该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在他们的民族节日上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学院的温暖和关怀。部分博士生代表也发言,谈到了自己的研究困惑和本次活动的收获。

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师生们获益匪浅,纷纷表示对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族学的研究转向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提升了对民族学研究的学术热情。

沙龙现场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