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改科研  学术动态

【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第67期】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为政管学院师生开展线下讲座

发布者:张竹沁发布时间:2023-09-26浏览次数:216

2023年9月24日晚19:30分,广西师范大学亚星游戏yaxing221在雁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第67期讲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翟学伟教授应邀做主题为“耻感与面子:中国人行为模式再探”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亚星游戏yaxing221张雄老师主持,学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部分教师参与。

翟学伟教授首先从东方文化心理研究的发端出发,通过列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文化冲突事件来引出“文化差异”这一核心主题。他特别提到了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时期通过观察日本社会所撰写的《菊与刀》一书,该书中提出的一个不经意的概念——“耻感文化”成为了翟学伟教授的研究问题来源。

紧接着,翟学伟教授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耻感文化。他首先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两者来作类比:罪感文化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罪恶感来自人们的内心,指向自我层面;耻感文化则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羞耻感要求有外人在场,指向关系层面;同时他又提出中国人的脸面与耻、荣辱和名声等概念相互纠缠,面子文化同属于关系层面,那为什么中国人并不认为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面子文化是否等于耻感文化?此为翟学伟教授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也是解释中日心理和行为差异的重要切入点。

讲座过程中,翟学伟教授融合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将耻感文化和西方的罪感文化来作比较。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指出,从“神—人”关系中出发,西方人认为自己有原罪,原罪在西方人的内心中演化为罪感,最后才催生了“自我”。耻感文化则从人格(即“自我”)出发,最后指向“关系”,两者截然相反。所以,理解东西方文化是“关系”和“自我”的差异,可是东方(中日)文化却同是看重“关系”的构造,那么这个差异在什么地方?“关系”本身还有差异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翟学伟教授通过讲述自己在日本的三段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耻感文化与面子文化的不同之处。翟学伟教授在举例中说到自己受邀前往日本开展学术讲座,但是在耻感文化的作用下日本人却在吃、住、行三方面没有因为“教授”身份而给翟学伟教授“面子”,也就是说日本有耻感文化,就不会给面子。但是中国人恰恰因为重视关系,所以面子变得很重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耻感文化与面子文化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文化,东方(中日)文化的“关系”构造并不等同,这也是中日文化具有差异的深层原因。

翟学伟教授以中国的面子文化和日本的耻感文化的不同作为研究切入点,剖析了中日行为和心理的存在差异的原因,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特性。因为这两种不同的耻感文化,导致两种社会从个人行为直至政治、法律、教育和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差异,此之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这次讲座中,翟学伟教授以一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方式向同学们解释了复杂的模型,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支撑观点,让师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了整个讲座时光。翟学伟教授从小的切入点出发,发现了大不同,研究方法独特而有魅力。他同时教导同学们要关注那些深层次的、潜在影响着当代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也是学者们所肩负的时代责任。

文/凌伟伦 图/韦云熹 审核/张雄

主持人张雄老师

主讲人翟学伟教授

讲座现场